□張曉華
據(jù)網絡平臺實時數(shù)據(jù),2024年暑期檔總票房(含預售)已突破45億元。其中,從7月13日至15日,暑期檔電影單日票房已連續(xù)3天突破2億元。多元供給是促使暑期檔不斷升溫的主要因素,上映影片涵蓋動作、喜劇、動畫等多種類型,為觀眾帶來豐富的觀影選擇。(據(jù)7月16日中國青年網報道)
每年暑期,都是電影“熱辣滾燙”的時期。作為全年電影市場的重要檔期之一,暑期檔憑借其時間跨度長、影片類型豐富等特點,成為觀眾選擇觀影的最佳時段。
那么,如今的觀眾究竟喜歡看什么樣的電影呢?
縱觀今年暑期檔,可以在一些影片中發(fā)現(xiàn)共通之處。無論是以傳統(tǒng)文化為背景的國風題材,還是關注社會熱點的現(xiàn)實話題,均在創(chuàng)作中融入了對平凡人生的樸素觀察,彌漫著濃濃的人間煙火氣。
比如,電影《逆行人生》關注“外賣小哥”群體,講述主人公面對生活困境,如何以堅定的信念重新定義人生方向,最終走出低谷的故事;《云邊有個小賣部》以故鄉(xiāng)為主題,用輕松溫暖的故事贊頌親情、友情與愛情;《默殺》聚焦校園霸凌事件,剖析社會熱點話題;《來福大酒店》圍繞一家提供陪看病、替取藥、幫問診等服務的“病友之家”展開,展現(xiàn)人與人之間守望相助的溫情……
今年暑期檔多部影片的表現(xiàn)讓我們看到,觀眾的觀影心態(tài)更加理性成熟,對優(yōu)質內容的要求水漲船高。故事能否引發(fā)觀眾的情感共鳴,成為決定影片口碑的關鍵。
電影是造夢的藝術,內容為王才是硬道理。曾幾何時,進口大片在暑期檔乃至賀歲檔占據(jù)重要地位,國產影片與其交鋒常常處于劣勢。近年來,國產電影類型日益豐富,故事情節(jié)、拍攝手法、后期制作等都有了顯著提升。相比之下,好萊塢大片慣用的“大制作+超級英雄”模式,便顯得有些單一乏味了。如今的中國觀眾不再盲目追求大IP、大制作,而是更看重故事內核、思想深度、情感共鳴等內在因素,這為國產電影殺出“黑馬”提供了更多可能。
此外,隨著七八月間青少年觀影群體的涌入,動畫片也成為暑期檔的生力軍。猶記得2019年夏天,《哪吒之魔童降世》創(chuàng)下50億元的票房紀錄。隨后,國產動畫片佳作迭出。去年暑期檔,一部講述唐代詩人李白與高適等人友情的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收獲廣泛贊譽,片中對于48首經典唐詩的吟唱,讓無數(shù)觀眾沉醉在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動人魅力中。這些都說明,傳承千年的中華文明,為國產動畫的生產提供了豐富的創(chuàng)作素材。神話故事、民族服飾等傳統(tǒng)文化符號,為國產動畫注入深厚歷史底蘊和濃郁文化色彩的同時,也使其擁有了較好的觀眾基礎。未來作品如何在創(chuàng)作上更有新意,更好地展現(xiàn)東方智慧、東方神韻,將是國產動畫與國外同類電影一較高下的立足點。
從客觀情況來看,今年暑期檔因為與奧運會等重要賽事撞期,電影市場可能會遭遇一些“分流”。但由于總體片量大、類型多,且不少作品在品質、陣容和話題度上都有優(yōu)勢,國內電影市場有望通過不斷“補貨”、持續(xù)蓄力,實現(xiàn)“叫好又叫座”的目標。我們也期待各方齊心協(xié)力,激發(fā)中國電影市場更多活力,共同打造生機勃勃、熱氣騰騰的電影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