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題: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長征精神當代啟示之二
新華社評論員
“紅軍不怕遠征難”。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80周年之際,無論是參觀主題展覽、造訪紅色景點,還是品讀英雄故事、追尋紅色記憶,面對長征的偉大壯舉,人們在驚嘆之余總會追問和思考:身陷險境甚至絕境的紅軍,靠什么突破天險戰(zhàn)勝強敵?先烈們“千錘百煉不怕難”的精神意志,對于今天的我們意味著什么?
“苦不苦,想想長征兩萬五”。撫今追昔,人們不會忘記,場場激戰(zhàn),灑下多少英雄熱血;皚皚雪山,倒下多少優(yōu)秀兒女;茫茫草地,長眠多少勇士忠魂。據統(tǒng)計,長征途中紅軍渡過的主要大江大河有24條,翻越主要雪山20多座,進行師以上規(guī)模戰(zhàn)役戰(zhàn)斗120多次,超過16.6萬人犧牲或失散。前有高山險隘,后有圍追堵截,紅軍將士正是在千難萬險之中堅定信念、艱苦奮戰(zhàn),成就“一曲人類求生存的凱歌,人類有文字記載以來最令人振奮的大無畏事跡”,向世界表明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紅軍具有戰(zhàn)勝任何困難的無比頑強的生命力,是一支不可戰(zhàn)勝的力量。
功勛不朽,精神不滅。紅軍英勇無畏、不懼險阻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敢于勝利的革命風范,是長征精神中最令人熱血澎湃的精神元素。這是一座聳立在中華民族精神家園的巍峨豐碑,一種流淌在民族血液中的紅色基因。它穿越時空、照亮未來的精神光芒,激勵我們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湘江渡口同敵人浴血奮戰(zhàn)殺出重圍,到西子湖畔與世界攜手共商全球經濟治理大計;從跋涉在人跡罕至的雪山草地,到活躍在世界舞臺中央、發(fā)揮日益重要的作用……經過一代代人的接力奮斗,黨和人民的事業(yè)不斷發(fā)展壯大,中華民族從未像今天這樣如此接近偉大復興的目標。告別民族危亡的歷史,我們今天無法再體驗上有飛機轟炸、下有重兵圍堵的險境,也很難有機會品嘗“半截皮帶”的味道,但新征程上有新考驗,各種困難挑戰(zhàn)依然紛繁復雜。面對帶領十幾億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實現(xiàn)全面小康的世界級難題,我們今天還有新的“婁山關”要克、新的“大渡河”要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沖刺的艱巨任務落在我們這一代人肩上!笨缛搿笆濉保枷颍玻埃玻,是咬緊牙關、屏息聚力的沖刺階段,是比拼意志、攻堅克難的關鍵時期。從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從發(fā)展轉型升級到補齊民生短板,都是實打實的硬骨頭、硬碰硬的攻堅戰(zhàn)。
聶榮臻元帥曾說:碰到了困難,人們就想起長征。想想長征,就感到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今天,破解改革發(fā)展難題,應對各種困難挑戰(zhàn),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tài)至關重要,有什么樣的現(xiàn)實行動決定未來。只有像紅軍長征那樣,堅定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的信心和決心,拿出敢打硬仗、敢涉險灘的勇氣和魄力,激發(fā)實事求是、勇于創(chuàng)新的智慧和能力,凝聚眾志成城、同舟共濟的奮斗合力,才能不斷在深化改革中清除頑瘴痼疾,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有了這樣的精神,就沒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難。有了這樣的行動,我們就能在新的歷史進軍中書寫新輝煌。
山河依舊,卻已換了人間。游人如織的瀘定橋上,一位游客感慨道:只有身臨其境才知道勝利來之不易,才能體會紅軍勇士們的無比偉大。銘記英雄功勛,弘揚長征精神,讓我們不斷汲取前行的力量,在新的長征路上繼續(xù)闖關奪隘、砥礪奮進。
(責任編輯: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