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免费视频二,韩国一级毛片在线观看,三上悠亚影音先锋,japanese精品久久中文字幕,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手機看中經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砥礪奮進的5年]"美麗中國"背后的故事:為秸稈找到最佳去處

2017年08月07日 07:33   來源: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   喬金亮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 日前,《經濟日報》派出9位記者,分赴江蘇、云南、湖南、湖北、廣西等地,以及中國寶武鋼鐵集團、山東泉林集團、安陽強基精密制造產業(yè)園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yè),歷時20多天,深入采訪當地干部、群眾在探索綠色發(fā)展、綠色生活之路上的不懈努力,記錄各地在砥礪奮進、建設美麗中國進程中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 

 

    經濟日報記者喬金亮(右一)在山東泉林集團秸稈原料廠采訪工作人員。趙永斌攝 

  我采訪的山東泉林集團是一家集秸稈綜合利用研發(fā)與應用、秸稈本色漿與黃腐酸有機肥生產于一體的大型企業(yè)。該企業(yè)在秸稈利用方面進行了成功探索,做到了“一草兩用”,用市場的辦法解決了秸稈焚燒難題。

  所謂“一草兩用”,一是用秸稈造紙,生產的秸稈本色漿關鍵指標優(yōu)于闊葉木漿,實現了草漿僅可用于箱板紙等低檔產品向生產文化紙、生活用紙等中高檔產品的躍升;二是把造紙過程中的主要污染物提煉生產黃腐酸有機肥,已在我國4000萬畝耕地上應用。據測算,一個年處理100萬噸秸稈的“泉林模式”工廠,可使400萬畝耕地上的秸稈免于焚燒。

  越來越多的人發(fā)現,如今學生們用的文化紙沒有那么白了。這要歸功于泉林集團,本色文化用紙白度約70度,以秸稈纖維漿為原料開發(fā)不漂白、不增白,色澤柔和,利于保護讀者視力,也改變了行業(yè)“越白越好”的傾向。這不僅為造紙工業(yè)增添了新的紙品品類,還節(jié)省了大量木材消耗。與木材制漿比較,“泉林模式”平均3噸秸稈生產1噸漿,可替代4方木材,即1650元的秸稈創(chuàng)造的價值相當于2400元的木材。

  在泉林,秸稈木質素不再作為污染物去被動處理,而是經過一系列自主創(chuàng)新工藝,將其轉化為高活性黃腐酸肥料。如今,黃腐酸作為底肥、追肥、葉面肥等廣泛應用于多種農作物。

  泉林的循環(huán)經濟產業(yè)還催生了秸稈收儲、運輸等產業(yè)。采訪中,農戶告訴我,泉林將秸稈進廠價格定在每噸600元左右,遠高于其他回收利用方式。以一臺打捆機每年完成秸稈打捆250噸計算,村級收集點除去各項成本,每噸秸稈可獲利140元,年最低可獲利3.5萬元。這從根本上解決了農民秸稈收儲積極性的問題。(經濟日報記者 喬金亮)

    相關專題:金記者探綠日記 

    相關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 

(責任編輯: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