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免费视频二,韩国一级毛片在线观看,三上悠亚影音先锋,japanese精品久久中文字幕,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综合色,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久久

手機看中經經濟日報微信中經網微信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國內時政更多新聞 > 正文
中經搜索

金東努力構建“一校一品”特色教育

2018年11月01日 15:09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作為浙江省最年輕的縣級行政區(qū),金華市金東區(qū)外來人口和戶籍人口相當,教育資源曾一度相當匱乏。

  近年來,金東區(qū)在以實現(xiàn)義務教育均衡化為目標的基礎上,大力發(fā)展特色教育,努力打造“一校一品”, 通過特色校園文化建設,提升學校辦學品質,把學校品牌做響做大,成效初顯。

  “個個寫得一手好字”

  走進澧浦鎮(zhèn)中心小學,濃厚的墨香味撲面而來,無論是墻上還是櫥窗里

  都是書法作品。

  再往校園深處走,古色古香的書法長廊映入眼簾。簡直是無處不書法,處處飄墨香。

  校長洪敏恒表示,和城市孩子不同,澧浦鎮(zhèn)中心小學的孩子們幾乎沒有接受過學校以外的書法指導。為此,學校專門聘請了兩位專職書法教師。每周一節(jié)專職書法老師任教的書法課,全校學生參與每天中午20分鐘寫字課,每學期一次的學生書法考級,全體老師每周上交一張書法作業(yè),每學期組織一次教師書法競賽。

  一筆一畫傳承文化,一言一行學做真人。學校通過營造良好的書法氛圍,推行書法文化和禮文化,使學生生活內容更加豐富,身心發(fā)展更加健康。

  洪敏恒認為,書到深處見文化,書到極致見修養(yǎng)。寫字看起來是一種簡單的個人書寫行為,從本質上看卻是在傳承一種文化,啟迪一種精神。

  “每個孩子的特點不同,臨摹的字帖也不一樣”。嚴俊是兩位專職書法教師之一,在他的工作室里,放著20多種字帖。

  怎樣才能讓孩子們把學習熱情保持下去?“鼓勵教學是關鍵�!眹揽≌f。“為了給孩子信心,我會將每一個學生的作品都貼在黑板上。”

  除了線下的教學和鼓勵,嚴俊還成立了線上書法交流群。一有時間,家長們就會把孩子們在家練習的書法作品,上傳到群里交流觀摩。

  “精神早餐”

  金東區(qū)實驗小學校長方青是當?shù)亟逃绲拿�,她曾擔任過兩屆全國人大代表,所提關于教育方面的建議曾引起廣泛關注,推動了一些教育政策的出臺。

  走進校園內,您是否彎腰撿起地上的一張廢紙?是否會對迎面而來的學生問一聲:小朋友好......在金東實驗小學,隨處可見師生言行中那一份對“愛的教育”極為自然的解讀。學校通過常態(tài)教育與經典活動相互推進,在實踐中不斷豐富“愛的教育”其內涵。

  學校致力于建設一支有愛懂愛的教師隊伍,以校長、老師、孩子、家長為復合主體,構建愛的循環(huán)生態(tài)系統(tǒng)。

  每天早上,方青都會在學校的工作QQ群里上傳一個小故事,這些故事有關于工作的、生活的、人生的,每個故事的末尾都會有與實際工作相結合的“愛的解讀”,這是她送給教師們的“精神早餐”。

  除了“每天一個小故事”,實驗小學還有與之配套的定期“自我體檢”——每年一次的師德演講。每年開學的師德培訓,教師們以演講的方式,在同事面前講述自己一年來師德方面“愛的收獲”,分享對學�!皭鄣慕逃崩砟畹母形颉�

  在這樣一種有意但不刻意,有形卻似無形的良好生態(tài)中,實驗小學不僅出現(xiàn)了浙江省中小學師德楷模柳翠華、金華市“最美教師”姚益芬等一批師德典范,還涌現(xiàn)出一批區(qū)級校級“最美教師”,他們免費為學生開設興趣班,發(fā)展特長。

  “教師心里有愛,才能帶著孩子們走向遠方,成就孩子和自己的未來。”方青說。

  耘課程與詩歌朗誦

  在金東區(qū)含香小學,有一個叫“涵香園”的農耕文化園格外引人關注,園里有水稻、高梁、菜園和荷塘。

  校長周海濱表示,盡管含香小學是一所農村學校,但因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遠離農活,對農村常見的植物并不了解,更難以體會農活的艱辛。

  在這樣的背景下,學校專門拿出幾畝地,通過讓學生認識、觀察、種植和收獲農作物,著力開展“耘課程”文化特色教育。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yǎng)學生實踐和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科學和人文素養(yǎng)。

  傅村鎮(zhèn)中心小學是著名詩人艾青的母校,學校秉承“尊道 育德”的古訓,繼承詩人艾青、歷史學家吳晗等文化名人的精神,開展了“詩歌少年”特色研究,打造了具有詩歌特色的金華市精品課程。

  據(jù)校長金有法介紹,從三年級開始,每個學期都至少有一節(jié)艾青詩歌賞析課,每年4月還會舉辦艾青詩歌朗誦比賽。兩年前,學校還成立了“雙尖山”詩社,小社員們都是朗誦和詩歌創(chuàng)作方面的愛好者,現(xiàn)在已經有100多人。

  “假如我是一只鳥, 我也應該用嘶啞的喉嚨歌唱;這被暴風雨所打擊著的土地, 這永遠洶涌著我們的悲憤的河流, 這無止息地吹刮著的激怒的風, 和那來自林間的無比溫柔的黎明…… ”

  艾青代表作----《我愛這土地》經常被學生們朗誦,校園里詩歌氛圍濃郁。

  “學在金東”品牌凸顯

  上述幾所學校只是金東“一校一品”特色教育的一個縮影。作為浙江省最年輕的縣級行政區(qū),金華市金東區(qū)外來人口和戶籍人口相當,教育資源曾一度相當匱乏。

  近年來,金東區(qū)在以實現(xiàn)義務教育均衡化為目標的基礎上,大力發(fā)展特色教育,努力打造“一校一品”,讓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浸潤。

  金東名人輩出,有豐厚的紅色文化及地方文化資源。金東區(qū)教育局長曹波表示,在特色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金東區(qū)堅持“四個結合”,即紅色文化與校園文化相結合,名人文化與校園文化結合,地方文化與校園文化結合,課程改革與校園文化結合。

  北京師范大學教育管理學院院長鮑傳友曾表示,品牌不等于特色,品牌是全面的,特色是局部的。但是,品牌離不開特色,特色是品牌的一個重要表征,一所學校如果沒有特色,就不能可形成品牌,學校必須走特色化辦學之路,做出某方面的特色之后,提升學校辦學品質,最終把學校品牌做響做大。

  曹波非常認可這一觀點,金東教育走的也是這樣一條路。通過特色校園文化建設,金東各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逐年提升,家長滿意度和社會認可度越來越高,“學在金東”品牌打造成效凸顯。

  比如,孝順小學的課題研究成果《孝順教育全課程建設的區(qū)域探索》獲浙江省基礎教育成果二等獎;曙光小學以“活力教育”治校,學校藝術氛圍濃郁,合唱隊獲第七屆中國魅力校園合唱節(jié)獲全國一等獎、第七屆中國少年兒童合唱節(jié)全國金獎,舞蹈隊獲2018年浙江省中小學生藝術節(jié)一等獎、第十二屆我愛祖國全國青少年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金獎、登上央視戲曲頻道;澧浦小學9名學生在第十四屆全國少兒書畫現(xiàn)場大賽楷書總決賽中獲七金一銀一銅;實驗小學胡昊楠同學在全國機器人比賽中獲第一名;孝順小學足球隊在省“希望杯”校園足球聯(lián)賽中獲女甲隊冠軍。

  如今在金東,含香小學與“農耕文化”、實驗小學與“愛的教育”、曙光小學與“雷鋒精神”、澧浦小學與“書法教育”、光南小學與“小先生教育”、孝順小學與“孝德教育”等幾乎劃上等號,品牌識別度高。

  金東此舉也引起了外界的關注,多位專家曾前往金東調研。中國教育科學院研究員儲朝暉表示,金東通過“一校一品”提升了學校知名度和教學質量,這也是校園文化的最終目的。

  “金東校園文化各具特色,彰顯了地方政府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視,對校園文化建設有規(guī)劃、有設計、有投入,所以才得以百花齊放�!北本⿴煼洞髮W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唐任伍表示,文化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學生要開拓聰明才智,學校就得多角度挖掘不同類型的文化資源,并將其延伸到整個學校的各個層面。

(責任編輯:何欣)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